环球新能源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长远发展 能源转型持续推进

   2022-03-07 华西证券65100
导读

1.新能源汽车  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持续向好发展  我们认为:  1)在政策方面,国家持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在购置补贴、免征购置税、路权等政策的推动之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发展。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

1.新能源汽车


  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持续向好发展


  我们认为:


  1)在政策方面,国家持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在购置补贴、免征购置税、路权等政策的推动之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发展。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 年全年国内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7.5%至352.1 万辆,渗透率同比明显提升8.1 个百分点至13.4%。


  2)从短期来看,根据目前已公布的数据,2022 年2 月,各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有一定的下滑,但多数同比保持高速增长。由于一季度为全年的相对淡季叠加春节假期的影响,2 月的销量虽环比下滑但符合预期。


  3)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性能升级以及成本下探带来性价比优势逐步凸显,随着优质新车型的陆续上市,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不断增长,带动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的“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目标有望提前实现。《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到2030 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进一步打开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推动产销量持续增长。


  2022 年2 月欧洲八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增长6.88%我们认为,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 年2 月,欧洲八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为12.34 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31.81%、6.88%,实现稳步增长。从渗透率角度来看,2 月新能源汽车合计渗透率同比增长5.87pct 至20.90%,维持较高渗透水平。欧盟碳排放政策要求加码,欧洲各车企达标压力加大,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进入加速提升阶段,看好掌握欧洲供应链的中上游供应商机遇。


  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结构与质量的持续改善,以及优质新车型的不断推出,供给将驱动需求变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预计销量将实现快速增长。看好:


  1)龙头高成长、高确定性机会,特斯拉、大众MEB 平台、宁德时代、LG 化学、新势力及宏光MINI EV 等具备畅销潜力车型的核心供应链;


  2)细分赛道龙头,在行业竞争中具备显著技术/成本护城河优势标的;


  3)长续航、快充需求扩大,驱动技术革新、产品迭代的正极材料、锂盐添加剂、导电剂等环节;


  4)高端化+经济性两极化发展带来的高镍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提升,以及高镍趋势下三元正极材料格局持续优化;5)销量增长带动需求提升,预计供需偏紧的铜箔、隔膜等环节;


  6)产能加速布局有望显著受益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相关标的;7)受益行业增长且自身竞争力持续提升有望带来市场份额扩大的二线标的;


  8)储能、两轮车等具备结构性机遇的细分环节;以及持续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环节。


  受益标的:宁德时代、天奈科技、诺德股份、嘉元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当升科技、中伟股份、德方纳米、亿纬锂能、震裕科技、容百科技、中材科技、璞泰来、派能科技、天赐材料、中科电气、孚能科技、鹏辉能源、华友钴业、宏发股份、科达利、特锐德等。


  2.新能源


  双碳目标明确,能源转型持续推进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能源转型推动风光储发展加速。2021 年10 月印发的《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到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 年下降13.5%”、“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我们认为,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将成实现能源转型、达成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发展有望加速。


  落实大基地及配套调节性电源建设,新能源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我们认为,大型风光电基地项目是未来国内风电光伏新增规模的重要组成,而配套调节性电源的建设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电力消纳,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并保持良性循环。我国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有序开工,近日约455GW 的第二批大型风光基地规划落地,大型基地项目将对近年的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形成有力支撑。加之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开发等,预计新能源建设规模及行业景气度将持续提升;此外,近期《“十四五”


  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文件发布,储能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地位逐步完善,后续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储能领域将随光伏、风电发展持续共振。


  核心观点:


  (1)光伏


  中长期看,“碳达峰”、“碳中和”以及2025/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0%/25%左右的目标明确,光伏在未来的能源转型和碳减排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光伏项目具备较强的“投资品”属性,项目内部收益率是影响行业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硅料新增产能的持续投放,今年行业受上游约束的量与利都将得到释放,我们认为,产业链供应能力的增强将提高装机规模上限。应关注市场变化下的增量空间及技术变革下的结构性机遇:


  逆变器产品需求将与光伏、储能领域发展实现共振,国内优质供应商加速出海,并在海外市场竞争中具备优势。同时,关注户用逆变器及微型逆变器的增量市场机遇; 光伏玻璃、EVA 胶膜等领域中,看好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


  垂直一体化厂商具备供应链、成本、渠道优势,市场竞争力有望持续加强;


  分布式光伏是光伏新增装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渠道或开发资源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受益;


  随着硅片产能扩张及技术升级,金刚线产品细线化进展加速,具备技术实力和产能布局的头部企业有望受益; 看好原材料价格调整下的盈利修复以及渗透率有望提升环节,如一体化组件、光伏支架等。


  受益标的: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德业股份、正泰电器、中信博、海优新材、福斯特、福莱特、隆基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中来股份、金博股份、美畅股份、高测股份等。


  (2)风电


  短期看,风机大型化趋势显著,整体成本有望下降;大型风光基地项目的持续推进及海上风电降本加速,风电景气度有望提升。


  中长期看,风电是实现“碳中和”的能源替代形式之一,持续看好风电行业的装机需求及发展空间。


  关注以下环节的投资机遇:


  风电景气度持续上行,看好国产部件在大型化趋势下及格局变化下的机会,如塔筒、主轴、铸件、叶片等环节; 看好原材料价格调整下的盈利修复环节;


  看好主轴轴承等精密部件的国产替代;


  看好整机环节格局变化及技术变化下的机会; 海上风电持续降本,需求有望持续提升,看好海工产品、海缆等相关环节。


  受益标的:大金重工、天顺风能、天能重工、日月股份、广大特材、新强联、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中材科技、金雷股份、东方电缆等。


  (3)储能


  2025 年储能装机规模目标、市场地位、商业模式已明确,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储能将随可再生能源将加速发展;叠加分布式电站、充电桩、微电网等衍生新型生态系统的应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均将迎来新增应用需求。


  我们看好储能发展机遇下的锂电池、逆变器、储能系统集成三条主线:


  锂电池:储能系统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将直接推动锂电池需求,具备性能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以及技术实力的企业有望受益;


  逆变器:PCS 与光伏逆变器技术同源性强,且用户侧储能与户用逆变器销售渠道较为一致,逆变器技术领先和具备渠道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


  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对零部件和下游应用的理解,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在储能市场规模扩大中受益。


  受益标的: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科士达、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派能科技等。


  3.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新能源装机、限电改善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疫情发展超预期风险。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hqxnyw.cn/news/show-41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6937475@qq.com。
 

(c)2024 环球新能源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5573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