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底促销和补贴退坡的双重压力下,新能源车企们的市场营销攻防战悄然打响。特斯拉连续发起两轮“价格攻势”,福特电马紧随其后,最高降价2.8万元;尽管响应速度稍逊,但凭借EQ系列20万元左右的降价空间,使得奔驰一跃成为“诚意”最足的车企。
相比国外车企竞相追逐这一波降价风潮,国内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似乎另有打算。11月23日,比亚迪官宣,将对王朝、海洋与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上调2000元-6000元不等;24日,一张关于吉利汽车价格调整说明的海报称,旗下吉利、几何、睿蓝品牌的官方指导价将上调2000元-6000元不等。
随后,这一消息被证实为谣言。《证券日报》记者从吉利汽车官方处得到回应:“此消息并非吉利官方发布,是假消息。”吉利汽车表示,明年国补退出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可能带来影响。目前,吉利汽车对新能源汽车产品未进行价格调整。
截至目前,“能够实现盈亏平衡甚至略有盈余的新能源车企,要么通过整体销量已实现规模效益,要么拥有垂直供应链体系全方位自研降本。”在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看来,如今在国内满足上述条件的车企屈指可数,叠加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当下应关注的不是谁家降价,而是谁家不涨价。”
新能源车市售价回归理性
畅销车涨价、高溢价车型挤水分
今年10月份以来,特斯拉、奔驰先后宣布降价销售。就在业内猜测,继奔驰之后谁将成为下一家跟进特斯拉降价的车企时,自主品牌比亚迪反向操作,令外界深感意外。
11月23日,比亚迪的一则涨价通知瞬间登上热搜。比亚迪官宣:将对王朝、海洋及腾势车型的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针对涨价原因,比亚迪解释称,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同时下半年以来,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涨价是受以上两个主要因素影响。
11月24日,一张关于吉利汽车车型价格调整的海报在网络上传播,随后《证券日报》记者与吉利方面取得联系,对方表示此消息非吉利官方发布,为假消息。
对此,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也公开发声表示,上述传闻为假消息,吉利旗下电动车产品目前没有价格调整计划。“明年国补退出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可能带来影响。目前,吉利汽车对新能源汽车产品未进行价格调整。”吉利方面表示。
“新能源车市已从政策主导迈入市场主导,消费结构也从哑铃形转向纺锤形,各区间车型售价将正加速回归到合理区间。”张秀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比亚迪结合市场规律的适度涨价,奔驰EQ系列的大幅调价,更像是对其此前定价策略的纠偏,即豪华品牌电动化产品一次挤掉水分的价格回归。
“缺芯贵电”叠加补贴退坡
专家预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普涨
事实上,此轮涨价已经是比亚迪今年继1月份和3月份后的第三次官宣调价。据记者观察,尽管比亚迪多次上调售价,依然没能阻挡其销量的高歌猛进。
根据比亚迪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公司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超139.79万辆,同比增长高达240%。根据最新的上险数据显示,11月份前三周累计上险量为12.28万辆。据此估算,比亚迪11月份批发量或继续超过20万辆。
张秀阳向记者透露,特斯拉、比亚迪和五菱是新能源车企中凭借销量规模化压降成本,从而实现盈利的典型代表。“不管是特斯拉的降价还是比亚迪的涨价,都是调节在手订单量交付和产能配套的手段。他们最先将销量冲到了榜单前列,也更具备调价的主动权。”
就在比亚迪宣布全系调价的同时,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赵昱辉回应称:“极氪不会跟风做价格调整。”截至目前,尽管前有特斯拉大幅度降价,后有补贴退坡成本压力,但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确实在按兵不动,鲜有价格调整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