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能源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新能源汽车“涌入者众”,EV数据洞察是新的蓝海?

   2022-11-07 36氪3350
导读

疫情所带来的公共交通压力和“双碳”的长期目标下,中国市场的“全面电车化”正在充分延展着人类未来出行的可能性。从上半场的新势力造车为主,到下半场新势力、传统车企、消费电子互联网公司三方共同竞争的局面,一

 

疫情所带来的公共交通压力和“双碳”的长期目标下,中国市场的“全面电车化”正在充分延展着人类未来出行的可能性。



从上半场的新势力造车为主,到下半场新势力、传统车企、消费电子互联网公司三方共同竞争的局面,一批新兴品牌冉冉升起,与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化转型展开博弈,市场竞争随之进入了白热化。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260万,其中近80%为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纯电动汽车)。



全球新晋独角兽名单中,来自中国的新能源车企是最强劲的力量之一。这同时也说明,整个EV(Electric vehicle,电动汽车)领域在供给端正在谢幕蓝海阶段,来到差异化竞争阶段。车企需要以更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体验,打开增长曲线。



巨大的差异化需求下,第三方服务商的机会悄然来临。尤其是在数据洞察层面,“用户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对于消费频次低、售后服务重、以用户MOT(Moment of Truth,关键时刻,基于用户导向的重要指标)体验逐鹿市场、建立竞争壁垒的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燃油汽车的时代,NCBS(New Car Buyers Study,新车购买者研究)是最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车企将这一类研究作为新车上市后,的“必需品”。而到了EV时代,在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驾乘形态所带来的数据积淀下,传统的消费者洞察产品很难再跟上体验经济的脚步。而在用户样本接触与洞察上,深耕于产品体验的互联网厂商则拥有一定的天然优势。



11月1日,网易智企与硬石研究合作开发的国内首款纯电动汽车市场用户洞察产品EVDS(China Electric Vehicle Customer Demand Study)正式上线。这一产品基于网易智企对电动汽车车主的覆盖接触能力、硬石研究成熟的分析洞察能力,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致力于解决行业传统研究在调研覆盖面、样本触达、和时效性等三个方面的困境,在数字化时代对纯电动汽车用户及用户行为实现深度洞察。



全民EV时代来临:中国市场已占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的60%



“我们发现当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每提升一分,车企的竞争压力就会提升一个维度。”



硬石研究(上海)总经理孙德军介绍了三个关键数据:其一,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260万,预示着2022年总销量超过600万“已经不容置疑”,而这个数字,则是去年年底多数主流机构所预测的上限。



第二,上半年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是21.6%,而今年9月份则已经来到了将近28%。这同样也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同时,这些数据背后更大的意义是,中国市场已经占到了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的60%以上,成为了一个绝对领先的市场。



第三,硬石研究指出,截至去年年底,在市场上的453个在售新能源车型中,有295个是纯电动车型。而在中国市场上快速发展了数十年的燃油车,在售车型也没有超过1000个。



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在EV的推动下,汽车这一品类已经不再是一个奢侈品。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势头如同当年的智能手机,虽然是硬件上的升级,实际上是在围绕着用户,即真正使用者需求这一本质,在开展各种市场工作。比如,如今车企越来越重运营,但经验仍然处于用户体验的摸索阶段。



“网易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B2C行业,我们本身也是一家从产品用户体验上发力的公司,因此能够帮助车企去更好地度过探索期。”



网易智企副总经理封雷告诉36氪,从2006年开始,网易智企就已经开始孵化面向集团内部各大B2C企业的技术服务。而这一技术成果在2015年左右开始面向整个企服市场,目前已经拥有了百万家以上企业客户。



淘汰战序幕拉开:纯电动汽车领域Top50车型销量占比接近90%



那么,EV行业为什么急迫地需要一款专业的洞察产品?我们可以用创新扩散理论来解释这个市场。



美国传播学者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五类:创新者(Innovators)、早期使用者(Early Adopters)、早期大众(Early Majority)、晚期大众(Late Majority)、落伍者(Laggards)。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hqxnyw.cn/news/show-290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6937475@qq.com。
 

(c)2024 环球新能源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5573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