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能源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广东:从传统汽车制造强省迈向新能源汽车大省

   2022-11-02 ​中国经济导报1540
导读

 在深圳,每两位新车主就有一人选择新能源汽车。在十年前,这是难以想象的事。续航里程短、电池损耗快、充电速度慢、一桩难求……这些都是曾经摆在新能源汽车普及推广面前的棘手难题。  短短十年里,这些难题逐渐

 

 

 在深圳,每两位新车主就有一人选择新能源汽车。在十年前,这是难以想象的事。续航里程短、电池损耗快、充电速度慢、一桩难求……这些都是曾经摆在新能源汽车普及推广面前的棘手难题。


  短短十年里,这些难题逐渐得到解决。现如今,1000公里续航、480kW超充等技术日益成熟,广东35.6万台公共充电桩落地……随着使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驶进了千家万户。


  从汽车第一大省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大省,广东整装待发。十年前,全国每卖出10辆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如今,全国每卖出8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产自广东。


  今年上半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3倍。同时,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增长150.8%。在汽车制造这条竞争激烈的赛道上,传统汽车制造强省广东迅速“换挡”提速,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沃土与高地。


  迎变革


  抢占汽车“新”高地


  今年年中,比亚迪公布的产销数据显示,其新能源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超64万辆。这家从深圳走出国门的新能源车企,一举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冠军。而回首2013年时,比亚迪对2014年纯电动车销售的预期目标仅仅是8000辆。


  从8000辆到64万辆,比亚迪的跨越式发展,源于企业从电池产业向汽车产业的“主动出击”,也得益于核心技术的长久积累。


  电池是电动车制造的瓶颈。而比亚迪最早正是从充电电池领域“发家”。在“大哥大”电话风靡一时的年代,比亚迪就深耕充电电池业务。从镍镉电池到锂电池,短短数年间,比亚迪通过半自动化生产技术极大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成本,用质优价廉的产品打破了日本品牌的垄断,进入当时的手机龙头企业供应链,把充电电池做到了全球领先。


  进入汽车制造行业十年后,2013年,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决定将发力重点从传统燃油车转向新能源汽车。在充电电池生产制造方面积累的充足经验,让比亚迪在突破电池这一“瓶颈”时游刃有余。


  从最初的模仿、创新,到如今深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王传福表示:“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是比亚迪引以为豪的立身根本。”


  比亚迪的发展历程,正是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一个注脚。


  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制造产业向来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型产业,也是重要的支柱产业。过去十年,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广东是当之无愧的“汽车第一大省”。近年来,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技术迅速发展,汽车制造这个有着一百多年发展历史的产业面临激烈变革。过去十年,也恰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突飞猛进的十年。作为我国汽车制造业大省和创新排头兵,广东毫不犹豫地抓住新机遇。


  2012年3月印发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八大产业发展重点之一。2018年6月,广东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促进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战略转型,持续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乘着系列利好政策的东风,广东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引擎动力十足。


  小鹏汽车的腾飞便是一个典型案例。2017年5月,小鹏汽车宣布与肇庆市政府合作进行基地投产,这是广东首个互联网汽车投产项目。在肇庆四会小鹏汽车智能科技产业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他们只用了不到160天,就完成了“造车新势力”全球最快的单车型1万辆下线。这也让何小鹏更加坚定了最初的判断:“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必定是智能新能源汽车。”


  随着一个个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的落地、投产,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重地,包括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在内的自主整车企业茁壮成长,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发挥“龙头”效应,为产业跃升注入了蓬勃动力。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hqxnyw.cn/news/show-286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6937475@qq.com。
 

(c)2024 环球新能源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5573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