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几大中欧班列平台都陆续开行了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始发班列。
作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出口国,中国前三个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亮眼,同比增长超过1倍达38.9万辆。有了中欧班列的加持,中国新能源汽车在钢铁“驼队”的车轮上无疑能更快地走向世界。而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优异表现也让其在其他国际物流运输赛道上成为“香饽饽”。
多地开行首班
9月29日,装载smart精灵#1的长安号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这是中欧班列开通以来,首次装载西安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10月15日,长安号顺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场站。10月24日,首批smart精灵#1完成所有清关手续等待交付客户。
10月20日,一列装载着蔚来汽车(Nio)的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始发。班列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到达德国汉堡,预计运输时长约15天。这是国产新能源汽车首次搭乘成都中欧班列出口欧洲。
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俊峰表示,成都中欧班列还将陆续发运大众、本田、福特、极星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实现一周2列新能源汽车常态化运输。
10月24日,在郑州国际陆港,一列满载着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中豫号)从中铁集装箱郑州中心站驶出,经阿拉山口出境驶往白俄罗斯明斯克。这是中欧班列(中豫号)首次专列承运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地区,运载的国产新能源整车品牌有红旗、小鹏、岚图等。
近日,首票以“铁路运输”方式申报的“重庆造”新能源汽车,在位于沙坪坝区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的重庆海关所属渝州海关监管下完成报关放行、装载启运。这是重庆关区首次通过中欧班列(重庆)运输出口新能源汽车。
国铁集团顺应趋势放开新能源汽车的铁路运输,自然是源于中国车企加速出海取得的业绩。依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38.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00%。海关总署最新的统计数据也显示,1-9月,中国汽车出口2598.4亿元,同比增长67.1%,表现亮眼。
而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具有先发优势。新能源汽车在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支持中国品牌在海外“生根”,助力中国汽车出口不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