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宝马集团、特斯拉、大众汽车等外资汽车品牌纷纷宣布在我国汽车生产基地的扩产计划,同时强化与宁德时代、地平线、河钢集团等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合作。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全球汽车供应链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进入新一轮创新迭代周期。中国不仅在市场容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更引领了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风潮。
加快生产基地扩建
日前,有消息称,宝马集团将再投资百亿元人民币扩建其在沈阳的高压电池生产中心。对此,宝马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暂无更多消息提供,公司持续看好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并加强与中国合作。
宝马集团近年来不断加快其在我国汽车生产基地建设。公开资料显示,宝马集团全球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是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拥有大东、铁西两座整车厂、一座动力总成工厂以及一个研发中心。
据了解,目前华晨宝马铁西新厂及大东工厂改扩建项目正在进行,竣工投产后整个生产基地年产能将逐步增至65万辆。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二期也即将开业,这里将率先量产宝马集团最新第五代BMW eDrive动力电池。
此外,今年6月,宝马集团在沈阳生产基地的第三个整车工厂——里达工厂正式开业,该项目总投资达150亿元,占地29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拥有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四大生产工艺。
我国不仅受到外资传统汽车品牌的青睐,也备受全球新能源汽车“头号玩家”特斯拉“依赖”。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在海外的第一家工厂。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此前曾表示,“特斯拉已生产300多万辆汽车,其中三分之一是在中国制造的。”
“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的主要出口中心,向北美以外的大多数市场供应汽车。上海超级工厂第三季度的生产速度超过了此前季度的生产纪录。”特斯拉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特斯拉也于近期加快了对上海超级工厂的扩建,以提升产能。特斯拉在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披露,上海超级工厂扩产后,年产能将超过75万辆,成为特斯拉全球第一大超级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