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能源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动力电池亟待实现“绿色回收”

   2022-09-21 腾讯新闻3280
导读

汽车电动化已成为大趋势。然而,持续高速增长的巨量电池需求,推动了上游资源价格的暴涨,尤其是镍、钴、锂等金属,近年来价格上涨甚至超过10倍。建立一个成熟的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对于从根本上缓解当前和未来供应

 

汽车电动化已成为大趋势。然而,持续高速增长的巨量电池需求,推动了上游资源价格的暴涨,尤其是镍、钴、锂等金属,近年来价格上涨甚至超过10倍。建立一个成熟的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对于从根本上缓解当前和未来供应链问题、推动中国从新能源汽车大国走向新能源汽车强国,有着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燃油车时代,中国输在了起跑线。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企业技术上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产能上更是遥遥领先,借助循环再利用补上资源短板后,产业链的优势必将更为稳固。


【上篇】千亿市场:动力电池回收高峰期到来


李少鹏?覃秘?陈啸雨


“今年上半年,我们动力再生公司做了9000多吨(电池),超过了去年一年的量。现在仓库里堆满了报废电池,正在扩产。”8月2日,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副总经理、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宇平介绍。


就在此前一天,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工作座谈会时,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和行业急需标准,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柔性拆解、高效再生利用等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持续实施行业规范管理,提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水平。


总体上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跑到了全球前列,循环再利用可以补上资源短缺的短板。“眼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相当火爆,大量资金涌入,大家都期望能在千亿级的市场分一杯羹。此时要尤为冷静,脚踏实地,真正实现从绿色能源到绿色回收。”张宇平说。



山东裕航特种合金装备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 范长国 / 摄


动力电池回收迎来高峰期


为什么在这两年,建立动力电池回收系统突然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因为新能源车“井喷”了。


2015年至2020年,我国全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从16GWh增长至63.6GWh,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到了2021年,我国全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154.5GWh,占全球总装机量的52%。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则显示,2022年1至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134.3GWh,同比增长高达110.6%。


新能源汽车猛踩油门,让动力电池回收的问题愈发急迫。考虑到动力电池的平均4~6年的有效寿命以及5~8年的使用年限,结合2014年开始的电动车快速普及,2021年底,我国迎来了第一批电池退役高峰。


事实上,在新能源车高速发展的同时,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并没有闲着,而是在积极完善自身体系。2017年2月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提到,鼓励电池生产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合作,在保证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按照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原则,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开展多层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工信部节能司副司长尤勇表示,当前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市场作用驱动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商业模式正在不断创新,产业链分工也更加细化。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在31个省区市326个地市级行政区建立了1万多个回收服务网点。据国家动力电池溯源平台数据分析,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再生利用企业已资源化回收处置6.4万吨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已处置7016吨废旧动力电池,并以此生产了780MWh的梯次产品。


急速增长的新能源车市场,带来动力电池批量退役的巨大压力。基于动力电池产销量和生命周期,相关部门预计,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到108万吨。若不能得到恰当处置,如此巨量的退役电池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对环境危害甚大。


如何把现有技术优势、回收体系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效益优势,成为行业上下普遍关心的问题。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认为,需要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严控资源开采,加快电池回收的体系建设,突破核心技术,加强协调合作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健康发展。


产业链已基本打通


“邦普循环镍钴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了99.3%,锂的回收率达到了90%以上。”7月下旬在四川宜宾举行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矿产资源并不是产业发展的瓶颈,电池里面绝大部分材料都可以循环利用。邦普循环是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也是国内领先的废旧电池循环利用企业。


与大众通常的认知不同,在专业人士看来,资源再生只是电池报废后的最后一步,在此之前,要尽可能地进行梯次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具体来说,是指对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分类、拆分、电池修复或重组为梯次产品,使其可应用至其他领域的过程。难度是显而易见的。退役电池究竟还能不能用、怎么用?这需要识别判断。相比于新电池,退役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之间差异较大,在梯次利用前需要对电池状态的价值进行判断,并评估其剩余寿命和安全性。


一些示范项目的成功运营,增加了梯次利用从业者的信心。去年7月,南京地区100台顺丰电动三轮车参与了顺丰集团与华友钴业合作开展的铅酸电池换锂电池测试项目。测试结果显示,梯次利用锂电池相较普通铅酸电池,重量轻、动力强、续航长、充电速度快,目前已安全行驶50万公里。


据华友钴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打造了“城市智慧能源互联网梯次利用”服务模型,积极推进物联网、智慧城市、新能源储能等领域的梯次锂电池应用,包括5G无人物流车、外卖或快递电动车、城市环卫电动车等应用场景,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60多个城市运营。


经济价值是推动行业进步的源动力。华友钴业总裁助理、华友循环总经理鲍伟介绍,回收行业通过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使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成本降低了20%以上。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hqxnyw.cn/news/show-261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6937475@qq.com。
 

(c)2024 环球新能源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5573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