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步入拓展期,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8月汽车终端销量初步统计为187.9万辆,同比增长2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同比增长100%,约为62.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驶入“下半场”,科技自主创新成为决胜未来的“关键钥匙”。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北汽方面了解到,8月北汽集团在京产值同步增长47.9%,其中极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7.89%,环比增长22.54%。作为北汽集团旗下高端纯电动品牌,极狐汽车是北汽集团科技创新践行样本之一,也是其雄厚科技实力的终端体现。
“唯一的不变是变化本身,求发展需先求变”。近期,北汽集团举办“向新向上向未来”——2022走进北汽系列活动,邀请媒体记者走进所属企业,通过不同侧面展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9月7日,20余家媒体记者来到活动第二站北汽新能源,探寻北汽绿色发展路径,洞察北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创新发展的底层逻辑。
北汽方面表示,将以践行国企担当为己任,坚持三电技术自主掌控。始终把“为用户造一台好车”作为发展初心,并对此怀有敬畏。据悉,北汽新能源的“底气”来自多个维度:拥有高度自研的三电技术,高性能电机、动力电池、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打造了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北汽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电动汽车三电平台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此外,北汽新能源整车架构与E/E架构,搭建出首款具备全冗余架构的BE21平台,首次实现技术出海,成为行业唯一一个向汽车发达国家进行专利使用授权的技术输出者。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企业发展应以“体系-能力”为中心,加强系统化布局,突出非对称赶超,系统布局“补短板”和“扬长板”为重点的创新路径和方向。北汽集团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储备在这个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坚持科技创新“大象也起舞”
企业发展靠的是“长线思维”,而这并不是短期不作为的对立面,而是一种基于复利思考的商业模式。专家分析,一家企业拥有超值战略、供应链能力、数智化创新能力以及一套支持长期主义的体系和队伍是其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四个主要核心。其中,数智化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大象也能起舞”的坚定基石。
记者了解到,北汽集团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道路,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上不断夯实核心竞争实力。
以极狐阿尔法S为例:电池,最高续航里程达到708公里,电池包最高能量密度194wh/kg,行业领先;电机,NEDC动力总成效率高达87.5%,在量产车中表现斐然;电控,不但开发出纯电动全地形模式,还实现了26%的量产车能量回收率,同样也是行业领先。在2022年环青海湖(国际)电动车挑战赛中,阿尔法S在一众主流纯电动车型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最佳操控性能奖、最佳续航能力奖等7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