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说蔚来汽车将于2025年进入美国市场,并最快于今年11月在该市场部署首个换电站。这不是蔚来的一时兴起,早在今年5月,蔚来就发布了其进军海外市场的战略和计划。
跟大部分新能源车企一样,蔚来出海的第一站选在挪威。无独有偶,去年6月份,比亚迪首批100台唐EV从上海港起航,运输地也是挪威,预计在8月份交付当地客户,欧洲成了新能源汽车的必争之地,2022年,蔚来汽车产品与全体系服务将在德国、荷兰、瑞典、丹麦正式落地。
一直以来,汽车行业的强弱就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缩影。国内汽车出口在去年是全球第三,仅次于日本(382万辆)和德国(230万辆),已大幅超过韩国(152万辆)。这两年,由于新能源领域乘风而起,国内汽车出口更加热闹。
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出口量就达到31万辆,同比增长304.6%,如果2022年,继续以这种速度增长,很有可能会超越德国,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国内新能源在欧洲市场和南亚市场的表现都十分出彩,车企加速出海,显然是不能将鸡蛋只放在国内这一个篮子里。
国内光环在海外失去“滤镜”
新能源车企不能失去挪威,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对挪威钟爱有加。细数这些年,2019年9月,上汽名爵ZS纯电动SUV在挪威上市;2020年6月,上汽大通宣布首批328辆上汽大通MAXUS EV30发运挪威;后来比亚迪与蔚来的挪威之旅也广为人知。
挪威汽车市场的新能源化几乎是一个全面行动。据悉,这是第一个电动车销量超过燃油车与混合动力车的国家,据挪威公路联盟数据显示,2020年挪威销售的纯电动新能源车占北欧国家销量的54.3%,高于2019年的42.4%,挪威将在2025年停售燃油车。
可以说,挪威是整个欧洲电车市场的缩影,早在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就在欧洲市场的占比份额达到11%,一举超越了中国。但车企出海,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到了海外,国内是否荣光一笔勾销,以欧洲为例,这里似乎不在乎你是资本热捧的新势力,还是籍籍无名的尾部小辈。
无论是比亚迪,还是蔚小理,都会发现自己在欧洲要跟曾经不屑一顾的三线品牌抢市场。国内一众造车势力,出海销冠是谁?答案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爱驰汽车”。在国内,这个品牌连造车腰部都算不上。
数据显示,爱驰主力车型爱驰U5的月销量平均只有几百,天际ME7同期销量也尚刚刚突破两位数,两者相加尚且不足二线阵营哪吒、零跑们的零头。最近12个月中,爱驰U5销量在2022年3月达到最高,销量也只有为415辆,2022年5月,爱驰U5销为367辆。
但在海外就是另一番天地,爱驰U5在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丹麦及以色列等地均有销售。截止2021年第一季度末,爱驰汽车出口数量已达到1056辆,超过2020年出口量总和。爱驰U5过去一年在国内的销量仅为2600辆,但2021年以来出口海外的新车数量就达到1634辆。截至去年7月,爱驰总共对外出口了2663辆新能源车。
墙内开花,墙外香。与爱驰差不多的是有上汽名爵MG和上汽大通MAXUS,2020年自主品牌MG和MAXUS新能源车热销欧洲,销量突破2.5万辆,在英国、挪威、荷兰等国细分市场上均位居前列,并通过碳排放积分交易实现收益超过4000万欧元。
但在国内,截止到2022年08月份,MG 6新能源最新月销量为35辆,2022年累计销量为135辆。对比之下,7月挪威的新能源销量数据显示,MG和比亚迪分列品牌销量榜的第4位和第6位,其中,MG销量455辆,月度的市场份额为8.5%压过比亚迪销量243辆,月度的市场份额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