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大涨、缺芯潮席卷……在种种不利于行业发展因素影响下,今年新能源汽车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7月底发文称,今年世界新能源乘用车依旧保持强劲走势,1-6月达到421万台,同比增长71%。其中6月销量88万台,同比增长46%。世界新能源汽车中的商用车有10万台,新能源乘用车为主体。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世界新能源59%的表现优秀,这主要是中国的新能源车供给保障较好和需求较强,因此,相比于欧洲的传统车和新能源车产销偏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明显更强。
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够强势增长并能取得领先优势,众多头部车企功不可没。比如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头雁”的上汽集团,其新能源不仅在去年以超73万辆的亮眼表现高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以来更是增长强劲,据上汽7月份发布产销快报来看,6 月份,上汽新能源车销售 9.1 万辆,同比增长 86.2%,上半年累计销量超过 39.3 万辆,同比增长 32.9%。
上汽在新能源汽车层面亮眼的销量数据离不开其完善的布局,以及长期以来坚持研发所打造的技术优势。从公开信息可以得知,2021年上汽在创新领域投资超过600亿元,近3000项专利获得授权,技术实力不断增强,培育了捷氢科技、智己汽车、飞凡汽车等20家“科创小巨人”,树立起了全面的技术优势,抢占未来行业发展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最早一批入局新能源领域的传统汽车企业之一,上汽始终以前瞻性目光完善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引领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解决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上汽不仅是国内率先全面实施“纯电、插电、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的企业,还自主掌握了“电池、电驱、电控”三电核心技术,奠定打造高品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
以电池技术为例,今年,零热失控、高性价比、可快充、可快换、可升级的上汽新一代动力电池系统已经投产,有效地解决了当下电动车用户的“安全焦虑、充电焦虑和经济性”三大关键痛点,而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面向商业应用的固态锂电池也将在2025年推向市场。除了三电技术之外,在汽车智能化、汽车芯片等各个层面上汽均有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