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自然灾害已经日益频繁和恶劣,一旦到达气候临界点,生态环境变化将不可逆转。为应对全球变暖问题,联合国多次召开气候变化大会。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提出工业化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 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2 ℃阈值” 作为政治共识列入并作为全球减排努力的参考目标。 2016年《巴黎协定》,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并决定2023年将首次评估成员国对《巴黎协定》的执行情况。 中、美、欧盟的碳减排政策同处于深化过程中,全球碳减排进程加速是必然趋势。
大国减排进程:欧洲最早,美国次之,中国落后 202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宣布了自己的“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也被写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NO . 1
碳达峰与碳中和 影响细分行业与企业
01 改善发电结构,推动清洁能源发电 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地热能(包括地源和水源)海潮能这些能源。
02 特高压电网传输 (中国新基建七大项目之一)&智能电网 电力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战场。 多家国内电力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
03 新能源汽车
04 碳汇(碳金融、碳管理)
国内重点企业“双碳”目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