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贵州唯一一所以水利水电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贵州水职院)依托水电、工程建设等方面学科优势,通过探索建设立体化的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建设“海绵校园”、建设新能源技术实训基地等措施,全力推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培养新能源技术人才。
“高颜值”的校园水体景观,以太阳能、风能供电的新能源路灯,安装在校园内的风力发电机,透水路面,低碳文化主题广场……在位于贵州(清镇)职教城的贵州水职院新校区内,随处可见这所学校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方面的生动实践。
建好基础设施 打造绿色校园
“学校从设计建造时就考虑打造一个节能、环保、生态的校园。”贵州水职院院长陈海梁介绍,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地热能设备、新能源路灯、抽水蓄能电站、光伏发电站、节水灌溉设施等在校园内有着广泛应用。
走进贵州水职院,整个校园已不再是传统的水泥地面,取而代之的是依次由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砂垫层、碎石过滤层、盲渗管等多种透水材料组成的彩色生态透水整体路面,雨水落到上面就能迅速被吸收,经层层过滤后流进校园旁的乡愁湖。
据介绍,贵州水职院还采用透水材料将屋面上、运动场中的雨水收集至篮球场下4000立方米的水池,由水池提升至山上中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用于学校室外绿化和清洁;学生宿舍的两套上下水系统将学生洗漱的废水收集至地下室,经过一体化设备处理后用于宿舍卫生间的冲洗,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校园里安装的200多个路灯都采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拥有独立一体的供电系统,通过智能感应照明,电源稳定,十分节能。
先后荣获贵州省第一批“省级节水型单位”“贵州省节水教育基地”“绿色学校”等称号,成为贵州省内唯一一家碳排放管理员职业能力建设基地……近年来,贵州水职院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了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