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下半场”争夺,竞争日趋白热化。
造车新势力热度不减。特斯拉市值破万亿,中国市场销量一枝独秀。刚刚出炉的11月电动车国内各品牌交付量数据显示,小鹏以15613辆位居榜首,而蔚来则交付了10878台,均达到了历史单月最高销量。
图源:蔚来微博图源:蔚来微博
传统车企集体入局。吉利、上汽、长城汽车先后成立极氪、飞凡汽车、沙龙汽车等中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比亚迪则携手电竞战队,开始了差异化竞争。
互联网造车企业强势入局。小米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总部已落户北京经开区。官宣“不造车”的华为,不断与车企展开合作,拓展其自动驾驶生态。
新品牌与新车型的推出,也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上涨。
据乘联会11月刚发布的2021年1-10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报告显示,2021年1-10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238.1万辆,新能源车零售213.9万辆,均实现同比增长两倍左右。
从上汽集团的五菱宏光MINI,到始终占据领先位置的特斯拉,从比亚迪到小鹏、理想和哪吒等,与去年同期数据比较都表现颇为优异。在上月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241辆新能源汽车展出,相比上届多了70%。
而相比于汽车行业对各家品牌新能源车销量的关注,投资者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显然并不止于此。
“相比于看到底卖了多少辆电动车,我们更看重的是这些车是不是面向未来的,有没有走在智能化赛道里。”IDG资本合伙人俞信华这样提出他对新能源车行业的判断。而在小鹏、蔚来等中国千亿电动车独角兽崛起的背后,都能看到这家头部投资机构的身影。
“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世界”
“从终极方案看,电动车是比内燃机汽车更便宜、更舒适、更环保的方式。”俞信华笃定电动车所代表的未来汽车发展方向。而事实上,电动车10余年来的发展,也几乎正是“中国速度”的缩影。
就在20世纪初,电动车还只能存储1.5度的电,续航40公里——意味着如果这辆车从北京天安门出发,就只能缓缓开在昌平区边上。而20年后的今天,电动车一次充电最高已经可续航700公里——同样从天安门出发,可实现横跨三省,直达连云港。电动车的一次移动范围正随着电池技术等的快速迭代实现“开疆拓土”。
8分钟解锁电动车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事实上,也正是在电池技术迭代、电池成本降低及全产业链技术突破等关键变量影响下,电动车的发展其实并非都像近10年来这般速度。
电动车在历史上的起步甚至比内燃机汽车更早:1881年的法国就已诞生了一辆装载有直流电机和铅酸电池的电动三轮车,驾驶感受媲美如今的两轮电动车,到1916年美国和伦敦的大街小巷就已穿梭着如今存在的电动平衡车。
昂贵的成本和并不成熟的电子技术、材料没能让电动车获得和内燃机汽车一样的后续发展。“其实别说100年前了,10多年前的电子技术、材料及其成本等都支撑不起电动车的未来。”俞信华说。
IDG恰好见证了这十余年中国电动车的迭代,因投资电池材料的契机,他们从2007年起开始密切关注和跟踪中国电动车领域在孕育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