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水塔——青藏高原维系着上亿人生存的水资源,而我国西南地区就正好处在高低海拔的近邻过渡带,河流落差大,水电丰富。同时,四川盆地还有可观的天然气蕴藏量,尽管开发历史悠久,但探明率仍不到20%。
西南的自然禀赋决定了其全国清洁能源生产端的定位,当前适逢双碳背景,启用低碳能源更具迫切性。
2021年11月26日,虎嗅联合New Energy Nexus、能源互联网国际创新中心在亚马逊云科技举办了西南能源产业闭门沙龙,邀请企业高管和专业投资人一同碰撞火花。
地方新能源产业将如何发展?虎嗅与你共论趋势。
亮点提炼:
四川特高压电网的现状与展望
智能微电网提升新能源接入与消纳能力
氢能与核能较高下: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角色不同
电网作为能源的基础建设,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沙龙现场,国网四川检修公司分享嘉宾首先结合业务实践对特高压电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介绍。
作为西南清洁能源最重要的送出端,800千伏特高压工程在四川落地十一年,建有四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它们分别是:2010年投运的复龙-奉贤输变电工程、2012年投运的锦屏-苏南输变电工程、2013年投运的宜宾-金华输变电工程和2021年投运的雅中-江西直流输变电工程。
特高压工程有“能源主干道”之称,是跨区输电的主要方式,可以解决远距离输电损耗大的问题,能大规模新增外送能力,实现余缺调剂,同时减少标煤消耗和碳排放,取得水电互补、水火互济、错峰避峰等综合效益。
因西南复杂的地形和气候,四川电网堪称中国运行环境最复杂的省级电网。同时,地震、泥石流、山火、洪涝、冰灾等自然灾害给电网维护和应急抢修也带来了较大压力。
为避免电网故障,运维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比如,直流融冰装置就是快速消除输电线路覆冰威胁的一大法宝。根据气象特点,检修公司每年会对所辖直流融冰装置进行年检预试和升流升压试验,确保设备长期处于战备状态,以便及时开展直流融冰,提升电网抵御低温雨雪天气和冰冻灾害的能力。
未来运检会朝智能化方向继续演进,例如引入大数据智能管控系统、无人机协同巡视、低轨同步卫星防山火、智能可视化巡视装置等。
10月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统筹推进风、光、水多能互补能源基地建设,积极推广分布式能源发展。
对此,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分享嘉宾介绍,对于新能源不稳定导致并网难的问题,目前在技术上陆续取得系统性突破和创新,比如采用融合了光伏、储能、充电桩、柔性用电设备的交直流混合智能微电网,可以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本地消纳,保证用户安全、可靠、低碳、灵活的用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