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近段时间以来,比亚迪股价水涨船高,市值一度突破万亿。
截至6月17日午间收盘,比亚迪股价334.3元,总市值9731亿元。根据全球最新车企市值排行榜显示,比亚迪再次超过大众集团,成为全球第三车企,也是唯一一家排名前十的中国车企。
6月14日,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的“稳中求进向未来·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来到比亚迪集团位于深圳坪山区的总部园区。
这当中除了比亚迪大手笔回购股票0元赠予公司员工,比亚迪在非洲拿下的6座锂矿传闻外,其自身在产业链的布局和节节攀升的市场销量,也是资本市场的信心来源。
近万亿市值新能源车企的产业链布局
在深圳的大街上,比亚迪、特斯拉和清一色蓝白的电动出租车,彰显出别样的“新能源”景象。这座城市是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最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达319亿元,同比增长14.4%。
“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稍早前的6月8日,比亚迪召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会上表示,公司在智能化领域,会像在电动化领域一样,将所有核心技术打通,并进行充分验证。
王传福表示,早些年市场并不看好电动化路线,但公司一直在默默筹备,即便营收无法满足研发投入的情况下,公司也一直坚定电动化发展路线。现在借助汽车电动化契机,比亚迪多年积累得以发挥,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术优势,未来公司将通过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策略,整合公司优势资源,实现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空间。
在“稳中求进向未来·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上,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副总经理杜国忠表示,比亚迪将发挥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助力深圳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抢占先机。
据悉,比亚迪在全球共拥有30万员工,深圳本地员工超过10万人。据悉,目前比亚迪在深圳投资建设了4家工厂,分别是比亚迪宝龙厂、比亚迪坑梓厂、坪山比亚迪和比亚迪葵涌厂。
比亚迪财报称,公司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芯片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车企。
为构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比亚迪经过了多年的努力。1995年,比亚迪在深圳布吉成立。成立初期,借着日本二次充电电池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发展成为摩托罗拉、诺基亚的锂电池供应商。2002年登陆资本市场,在香港主板上市。2003年,比亚迪就超越日本三洋,成了世界电池之王。
2003年,比亚迪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开启造车历程。2004年,比亚迪展出了第一台电动汽车并在国内参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时,“股神”巴菲特投资了比亚迪,比亚迪电动车首次实现了商业化。
2011年比亚迪在深交所上市,首批纯电动大巴交付深圳。2016年,比亚迪宣布进军轨道交通领域,推出云轨和云巴产品。
时间来到2020年,这一年比亚迪股价集中爆发。当年1月,王传福首次对外公布刀片电池,扭转了三元锂电池与碳酸铁锂电池的竞争格局;3月,比亚迪拆分电池和半导体业务,目标全面市场化,独立发展。
最新消息是,4月29日,比亚迪半导体已进入注册阶段,距离上市仅差临门一脚,这也将是王传福自比亚迪、比亚迪电子之后,第三家IPO企业。
历经发展,比亚迪已建立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核心板块。今年4月,比亚迪官宣停产燃油车就曾引起行业热议,公司也成为“全球第一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传统车企”。
6月,比亚迪公布了5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新能源车销量再度突破10万大关,连续突破3个月突破10万辆。2022年前5个月,比亚迪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为51.31万辆和50.73万辆,同比分别上涨347.6%和348.11%。
产销两旺,景气度高企的同时,销售毛利率进一步下滑。2022年一季度报表显示,比亚迪销售端毛利率从去年的13.11%略降至12.59%。有市场观点认为,比亚迪除了定价策略外,毛利率偏低,还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暴涨的影响。
比亚迪对锂的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比亚迪收购了西藏日喀则扎布耶高科技锂业有限公司(简称:扎布耶锂业)18%的股份。扎布耶锂业是西藏矿业的控股子公司,拥有扎布耶盐湖20年的独家采矿权。该盐湖是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锂矿盐湖,已探明的锂储量184.1万吨。
除此之外,2017年,比亚迪公告称,其研发突破了盐湖提锂技术,并基于此与盐湖股份合资开发青海盐湖资源,拟建设3万吨碳酸锂项目。2022年3月,盛新锂能宣布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比亚迪成为唯一的股票认购对象。比亚迪将斥资30亿元,获得5%以上股份;5月,盐湖股份披露,盐湖比亚迪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正在对提锂技术进行中试,待中试效果验证后,双方协商项目启动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