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人股份跨界氢燃料电池,会是下一个宁德时代?播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1-11-26 20:20 回复:0 关注量:151

 

如今,雪人股份宣布大举投入氢燃料电池领域,原因耐人寻味。


  2000年,从日本三菱重工冷冻技术学院求学归来的林汝捷创办了长乐雪人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雪人股份前身),成立之初,雪人股份的主营业务为制冰、储冰、送冰设备、制冰系统、制冷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是制冰产品、压缩机等。


  经多年深耕制冰设备领域,雪人股份(002639.SZ)成为制冰、制冷设备的龙头之一,于2011年12月公司登陆A股。上市后的雪人股份似乎是患上了“上市综合征”,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净利润却一路下跌,2017年到2020年,其扣非净利润更是持续为负,分别为-8443.76万、-1560.35万、-3669.96万、-1.85亿。


  净利下跌的同时,雪人股份却能频频炒作概念,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雪人股份炒作的概念包括“疫苗冷链”、“碳中和”、“海西概念”、“天然气概念”、“冬奥会概念”,“氢能源”、“氢燃料电池”等,得益于此,雪人股份股价时常有“神奇”表现,今年以来已有7次涨停。


  10月11日,雪人股份发布公告,关于非公开增发不超过2.022亿股,拟募集资金6.7亿元,用于两大氢能项目建设,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其中4.5亿元将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占比67.16%,1亿元用于氢能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占比14.93%。剩余1.2亿元作为补充流动资金使用。


  雪人股份高调进军氢燃料电池领域,有外界将其与同是福建新能源股的宁德时代做对比,称其为五年后的宁德时代,可事实真有如此乐观吗?


  豪赌氢燃料电池领域


  早在2015年6月,雪人股份在进军压缩机产业时,就采取外延并购策略,通过收购海外公司来获取核心技术,公司旗下的并购基金投资4亿元收购了瑞典OPCON核心业务两大子公司SRM和OES100%股权,其中SRM是世界螺杆压缩机的鼻祖,OES是全球螺杆膨胀发电机技术的创始者。


  在获取压缩机技术的同时,雪人股份意外地发现,全球知名品牌OPCON AUTOROTOR 双螺杆形式燃料电池压缩机及其系统的相关技术、品牌及研发人员也由SRM和 OES拥有。其研发的燃料电池压缩机及燃料电池系统可适应高压和极端的车辆情况,为加拿大Ballard以及克莱斯勒、奔驰、通用、沃尔沃等众多汽车生产商提供过燃料电池系统。雪人股份从此也一脚踏进了氢燃料电池领域。


  2018年7月,雪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列入国家工信部《2018 年工业强基工程重点产品和工艺示范应用推进计划》,是福建省两项入选项目之一。2019年6月,搭载了雪人SFH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厦门金龙、厦门金旅城市公交大巴上榜《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相比氢燃料电池巴士,雪人股份在氢燃料电池行业上的动作更为高调。包括:1.35亿元参股加拿大燃料电池及制氢技术公司水吉能Hydrogenics公司;2018年与河南新乡签订投资15亿元建设新能源产业园;2019年与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45.5亿元建设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项目合作意向协议。


  但《每日财报》发现,雪人股份合作协议、战略协议签了一堆,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比如其参股的加拿大水吉能Hydrogenics公司转让给了康明斯公司;河南新乡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3年过去项目仍在推进中;重庆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项目更是由于“情势变更”,项目无法按协议约定推进。


  直至近期,雪人股份又发布公告,募资投入氢燃料电池领域,着实让外界怀疑其真实意图。


  另一面,其实目前氢能源汽车仍存在争议。比如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等汽车行业大佬都曾公开“唱衰”氢能源汽车。主要原因是氢能生产成本比较高,制氢过程也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具体来说,氢燃料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电力是生产内燃机车型的2-14倍,相比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能量消耗水平是前者的5倍。


  当前,氢能尚未达到主流能源消费使用的临界点,我国氢能领域的产业尚未形成,雪人股份氢能相关产品也无法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所以,这也意味着雪人股份对氢燃料电池的投入,无法获得相应的回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