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助力节能低碳转型,未来成长可期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2-01-24 17:49 回复:0 关注量:187

 

一、双碳驱动非金属新材料应用推广加速

(一)“双碳”政策持续推进

“双碳”目标的完成对我国具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目 前我国碳排放总量大,且目前仍呈上升趋势。我国既要保障经济增长,又要实现规定时间内的 “碳达峰、碳中和”任务,面临着严峻挑战。重压之下有助于我国从“高增长”向“高质量” 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而积极参与全球碳排放治理体系对提升国际话语权意义重大。

2021 年 8 月,发改委印发《2021 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能耗强 度降低方面,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 9 个省(区)上半年 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为一级预警;浙江、河南、甘肃、四川、安徽、贵州、山西、黑龙江、辽 宁、江西 10 个省上半年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为二级预警。根据通知要求,对能 耗强度不降反升的地区,2021 年暂停“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同时要求各地确保完成全年能耗 双控目标特别是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通知下发之后,广西、广东、江苏、云南等地积极行 动,针对下半年能耗问题提出针对性举措。

(二)从“能耗双控”到“碳减排双控”

2021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该方案聚焦 2030 年前碳达峰 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涉及到建材行业碳达峰的指导意见包括:加强产能 置换监管,加快低效产能退出,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引导建材行业向轻型 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合理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因 地制宜利用风能、太阳能(9.940-0.14-1.39%)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电力、天然气应用比重。鼓励建材企业使 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 推广,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节能技术 设备,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现节能增效。

2021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一方面强调 碳达峰碳中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 上。对前期“运动式减碳”有所纠偏。另一方面强调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 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逐步实现从“能耗双控”到“碳减排双控”的转变。考核方式 的转变,对于新能源建设有望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非金属材料作为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材料,一般具有密度小质量轻、耐压强度高、硬度 大、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非金属材料如高性能纤维材料、特种 玻璃材料、新型建筑材料被应用于节能减碳、新能源相关领域。随着碳中和各项政策的推 进,非金属材料的应用推广也有望加速。

二、高性能纤维材料:需求向好

(一)玻纤:市场需求向好,价格高位提升利润空间

1.需求:风电及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拉升玻纤市场需求

(1)国内新应用市场的崛起及海外市场的恢复拉升 2022 年玻纤市场总需求

自 2020 年下半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玻璃纤维市场需求持续向好。2021 年 1-11 月 玻璃纤维需求持续增加,一方面受益于国内新应用领域的扩张,另一方面受海外疫情防控的逐 步恢复。8 月起玻璃纤维海外市场需求迅速回涨,10 月份玻璃纤维及制品月度出口量同比增长 43.6%,环比 9 月增长 10%。随着国外企业的复工及市场的复苏,预计明年玻璃纤维海外需求 将进一步增加。多种需求叠加及行业产能的缩减,使市场处于紧俏状态, 截至 2021 年 11 月, 玻璃纤维月度企业库存为 19.64 万吨,同比减少 3.87%,环比增加 8.06%,玻璃纤维库存环比 虽有增长,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