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沉舟 编辑|六耳
“对于新能源电池行业的人来说,如果有一个地方是必须要去的,那一定是河南新乡。”叶士弘告诉直通北交所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早些年我在台北,新乡在台湾新能源界就大名远扬。”
从职业技术经理人到投身新能源电池创业,欣铼能源创始人叶士弘从台北来到深圳。刚在一场5G产业大赛中摘得冠军,他就计划奔赴新乡。
不仅是他,全国新能源电池生产商都会经常看向河南新乡。
这也并不是一场意外。
-1-
36家“小巨人”冉冉升起
说到河南,经济当属郑州和洛阳;说起文化,安阳、开封当仁不让。
在河南省社科院发布的2021年《河南经济蓝皮书》中,新乡经济综合竞争力跃居全省第三位;GDP增速,在河南18个地市中位居第6。
虽然这个成绩看起来不错,但是终归还是有些“不上不下”。
时间进入到2021年,新乡终于凭借“专精特新”出彩了一把。
直通北交所研发的全国首个专精特新数据地图显示,新乡培育出了3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居全国第29位;新乡是继郑州之后,河南省第二个上榜“小巨人”TOP 30榜单的城市。
不仅如此,新乡的3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科技含金量还都不低。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发现,这些“小巨人”中超过60%来自新能源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这些来自新能源的小巨人企业包括华瑞电源、欧玛(中国)汽车部件、新太行电源股份等等。其中,新太行电源股份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一五” 期间兴建的研制和生产各类碱性蓄电池及模块化电源系统的专业基地。
还能看到的是,新乡的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成立时间超15年。
其中“卫辉市化工”成立最早,创立于1993年;“平和滤清器”1998年便成立。截至目前,新乡共有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立于2010年以前,只有6家成立于2010年之后。
这个时长符合“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规律。一家企业要想在一个细分领域脱颖而出,需要长跑10年,甚至20年。
合力投资创始合伙人张敏曾在一场“专精特新”论坛上表示:这是一个非常耐久的行业。行业内的我们都是做了十年以上的人。如果不熬十年、十五年,好像这个行业没法做。
-2-
用60年造一座中国电池之都
目前,电池依然是新乡市的第一产业。成为中国的电池之都,新乡经历了一场久远的战役。
从中国电源行业的黄埔军校到中国电池工业之都,新乡市走了超60年。现在,凭借完整的电池产业链条,新乡在中国动力电池界拥有多项第一。
2014年春,大河网曾写道:60年时间里,在新乡的各个方位,电池材料、电池回收等企业,以及各种研究机构遍布,都在围绕着电池做文章。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了解到,新乡还是目前国内重要的电池研发基地。它拥有市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40个,其中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9个。
新乡电池包括了一次电池、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等所有类型,占据全国80%以上的市场;经过几十余年的发展,在动力锂电池隔膜、正极材料等材料领域的核心技术方面,新乡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新乡也成为国家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国家新型电池及材料产业基地。
为了巩固新乡电池产业的地位,新乡市积极奔走,先后成立了河南电池研究院,并争取到了中电科二十二所来新乡设立分部,还引进了国家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新乡。
其中,国家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集电池检测、科研、标准修订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是国内电池质量领域的最高技术权威。
2013年,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共同授牌的“中国电池工业之都”花落新乡。
这次授牌,对新乡来说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