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 24.8%效率!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界面工程是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PSC) 的关键。虽然针对带隙 >1.5 eV的Pb基对应物研究了广泛的富勒烯界面层,但几乎没有研究富勒烯夹层在Sn-Pb混合窄带隙 (NBG) PSC 中的作用。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Ulrich W. Paetzold和Bahram Abdollahi Nejand等人研究了两种新的溶液处理富勒烯衍生物,即茚-C60-丙酸丁酯和茚-C60-丙酸己酯(IPH),作为NBG PSC的界面层。
结果表明,具有IPH界面层的器件表现出最高的性能,较高的短路电流密度为 30.7 mA cm -2 ,较低的开路电压不损失。 电压损失降低至0.43 V归因于非辐射复合的减少。
研究人员将其归因于两个方面:1) ≈0.2 eV (> 0 eV) 的更高导带偏移阻碍了电荷载流子复合;2) 钙钛矿/界面层/C60界面的陷阱密度降低,导致陷阱辅助复合减少。
此外,引入IPH界面层可增强器件内的电荷提取,从而显著提高短路电流密度。使用带有IPH界面层的NBG器件,在四端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中证明了24.8%的较高光电转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