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底气:清洁能源——6大细分领域现状及趋势分析!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2-06-06 18:09 回复:0 关注量:246

使用清洁能源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集中发力点,接下来我们将先介绍直接清洁能源,包括风电、光伏、核能、水能等,然后将介绍间接清洁能源——氢能。上期精彩文章:

清洁能源的现状及优势

一、风能:海陆并举,解决东西部风能资用用电需求不匹配问题

图片

1.陆上风电与海上风电

中国的陆上风能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我国风能集中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主要是在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黑龙江和吉林等省份。这些地方地广人稀,电力消费市场不大。而经济发达地区的风能资源很匮乏,比如用电量占到全国70%以上的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风能密度只有内蒙古地区的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在这些地方,适合发展风电的特殊地形(比如山地)现在已经基本上被完全使用。

2021年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颁布了《关于规范风电厂项目建设用地的通知》,明确提出禁止风电项目使用重点林区林地。因此,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解决东西部风能资源与用电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有两种思路:一是依靠后文介绍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实现“西电东送”,另一种是发展海上风电技术。

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超过11GW,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一。海上风电有三个优势:储量大、效率高,就近便利。

储量大: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的测算,我国近海区域可开发的风能储量大概有7.5亿kW,是陆地风能资源的近3倍。如果这部分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风电是有可能成为主力的;

效率高:由于没有山脉阻挡,海上风机每年运行的有效时间高达4000小时以上,效率比陆上风机高出20%~40%。而且海上风电场远离陆地,不占用土地,也不必担心噪音、电磁波等对居民的影响,大规模开发的副作用就小;

就近便利: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正好是用电大省。过去它们长期需要外省的电力输入,现在直接就近建设海上风电,既解决了用电问题,又缓解了电网压力。

目前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在出台的能源“十四五”规划中,都把海上风电作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如果未来风电要成为新能源发电的主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局势势不可挡。

2.降低风电成本的机会

尽管风电是充满潜力的新能源,风电的发展因为一些技术原因,无法进一步降低成本、推广应用。归纳起来,我们认为如下四个方面存在着大量值得探索新的机会(其中前后两者主要针对海上风电):

图片

2.1研发高度更高、叶片直径更大的风机

一方面,“更高更大”的风机能够更好地捕捉到高空中的风力资源,从而提升发电效率。其次,风机造得越大,从成本角度考虑就越合适。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的数据,风电建设成本中,风机的原材料、零部件成本是大头。而零部件的用量,不会因为风机容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因此风机造大就可以摊薄制造成本。

2.2提高安装和发电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在设备安装前得到风机的最优化配置方案。在设备运行期间,如果能准确预测风能的变化,从而调整风机的参数,则可以进一步提升风机的运行效率。数字化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故障预警,从而减少日常维护的频率,降低运维成本。

2.3发展大型漂浮式电站

在海上建设风电设施还需要进行水文观测,并需要预防海底地震。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发展漂浮式电站,即将风机建在一个漂浮平台上。由于平台不是固定的,所以就不用考虑装机施工时,海床的地质条件,还有水文条件了。风机直接在岸上组装,装好了再拖到海上去,这也降低了安装成本。

2.4创新相关材料制造工艺,改进输电技术

由于海上环境恶劣,配套供海上风电设置使用的海缆,在制作、运输安装、后期维护成本都很高。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研发使用光电复合电缆,来降低相关的成本。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