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电或换电,能让新能源车主省出几万元吗?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升温,业内对于“车电分离”的呼声似乎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无论是新能源车企还是动力电池厂商,对于“车电分离”(电池租用、换电)的探索也从未止步。2020年8月,蔚来推出“车电分离”购车模式,给动力电池的以租代买开了个头。2021年4月,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国家标准,长安、北汽、长城、上汽等车企也陆续推出“车电分离”的乘用车型。由此,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时可以“先买个车身再租个电池”,似乎成了一种很实惠的方式。
2022年年初,有着“宁王”之称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正式发布换电品牌,剑指“车电分离”模式。有行业人士分析指出,宁德时代或将全力涉足电池租赁等相关业务。
不过,尽管业内对于换电、租电的呼声虽高,但“车电分离”概念却似乎沦为了一部分车企的营销噱头。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广泛推动真正意义上的“车电分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近说是要推‘车电分离’模式,但实际上就是搞电池租赁。”
提及新能源“车电分离”一词,在国内某自主新能源品牌从事营销工作的李旭(化名),话语间透露出几分无奈。
他告诉懂懂笔记,不久前,公司决定于今年下半年推出“车电分离”的新业务。当他为了准备相关宣传资料,深入与业务筹备负责人沟通之后,却发现所谓的“车电分离”只是个噱头,公司实际上只打算做“车电分离”的前半部分——电池租赁。
“亏得我还做足了‘车电分离’概念的功课,结果就是造了个租电池的概念。”业务筹备负责人告诉李旭,公司之所以要推电池租赁业务,为的是大幅度降低用户购车门槛,与竞对的价格形成差异化,提振旗下电动汽车的销量。
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新能源车“涨”声一片,谁的同级车型价格更具有优势,谁就可以赢得用户的青睐。因此,“电池租赁”业务被部分车企视作降低购车价格门槛、变相降价促销的首选方式。
“要知道,与传统燃油车不同,新能源汽车成本的大头,就是锂电池。”李旭强调,经过此前原材料价格大涨之后,如今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整车成本的三分之一,部分廉价车型的占比甚至是一半。
打个粗略的比方:倘若一家车企推出电池租赁业务,消费者在购车时就相当于只掏了一个“车壳”钱,花销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二甚至一半,价格可能比同级别传统燃油车便宜很多,这对于消费者减轻前置购车压力可谓“极具诱惑”。
以一辆售价16万元的国产新能源汽车计算,动力电池成本大约在6万元左右,如果消费者以“车电分离”的租电方式购车,前期则只需花10万元,动力电池的6万,则以租赁方式按月(向厂家)支付。
“当然,电池成本有6万元,并不代表以租电模式购车,价格一定会便宜6万。毕竟车企都会预留利润空间,同时也需要保留部分差价,作为租赁管理费用。”李旭透露,至于电池的月租,多数车企都会尽量控制在1000元上下。
如果用户选择了贷款购车,即便算上月供、电池月租、充电费用等支出,每个月用车开销也比同级燃油车低一些。今年2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就对外表示,用户“租电”的成本和油费相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