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氪.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行业负反馈要来了吗?
2022年以来,在国际大宗商品飞涨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迎来了新一轮涨价潮。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自去年年底开始不断上调旗下车型的官方指导价,截至3月底,市场普遍涨幅已经达到5-15%的区间。
纵观本轮新能源车的提价潮,其中特斯拉表现最为积极。自去年年底以来,特斯拉已经开启了3轮涨价,Model 3的涨幅达2.4-2.8万,Model Y更是达到3-3.6万;而国内自主品牌方面,几款热门车型也均迎来不小的涨幅,其中比亚迪宋 Plus EV涨价幅度为1.1万,小鹏P7达到了1.4-3.8万,新崭露头角的零跑C11涨幅也在2-3万之间。
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如此大规模的提价潮,投资者不禁开始担忧价格的普涨会不会对整个产业链产生明显的负反馈效应,从而出现新一轮的杀估值、杀业绩行情,给本就疲弱的市场带来雪上加霜的影响。
鉴于此,我们将会从本轮新能源汽车提价的原因、锂资源未来的表现以及提价会不会对行业带来负反馈等多个角度展开论述,以期让投资者对本轮新能源车涨价有更深刻的认识。
新能源车涨价原因几何?
纵观本轮新能源车普遍提价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在补贴退坡、芯片短缺叠加上游关键原材料价格飙升等多因素扰动下,新能源车的整车成本急剧上涨,为了维持自身的经营状况,整车厂不得不积极寻求向下游消费者转嫁一部分成本上涨压力。
从本轮新能源车提价的时间表大致可以看出,车企的提价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图1:新能源汽车品牌提价总结 数据来源:国海证券、36氪整理
第一个阶段:始于去年年底至今年2月份,以特斯拉、小鹏、哪吒、比亚迪等少数车企为代表,其中,除特斯拉两种车型外,其他车型整体涨价幅度在7000元以下,整体涨幅较为温和。本轮车企提价的主要动力在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进一步退坡。
根据去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表示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下调30%。如下表所示,新的补贴政策下2022年,续航里程300~400公里之间的纯电动车型补贴从13000元降至9100元,补贴降低3900元;续航≥400公里的纯电动车型补贴从18000元降至12600元,补贴降低5400元;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补贴从6800元降至4800元,补贴降低2000元。
图2: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变化 数据来源: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36氪整理
由于多数主机厂官方指导价包含国补在内,因此随着政策红利的逐渐消失,部分主机厂开始将这部分增量成本向下游转移至消费者,尤其是旗下车型较全、自身毛利率水平偏低的车企更为明显。但是整体来看,鉴于补贴退坡采取的是阶梯式的方式,整体幅度相对温和,且售价30万以上的高端车型和本就不达标的A00车型并不在补贴范围之内,所以单纯的补贴退坡并没有引起车企的大动作,大量车企仍然是选择了自己暂时承受这一部分成本上涨。
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的小范围、温和涨价幅度不同,进入3月以后,包括比吉利、长城、比亚迪等传统车企和小鹏、特斯拉在内造车新势力均加入了新一轮的涨价狂潮。根据图1的信息,本轮涉及涨价的车企达到13个,涉及车型近30种,不仅覆盖了市面大部分售价20-30万的中端车型,而且也涵盖了五菱MiniEV 这样售价5万左右的低端车型和特斯拉Model Y这样售价在30-40万的高端车型,而市场的涨价幅度的宽度也达到了2000-20000元。
对于这一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普涨,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2021年以来上游关键原材料价格的指数级增长,直接导致了动力电池成本的飙升。而在新一轮谈判过后,鉴于电池厂较强的话语权,动力电池上涨成本开始向下游车企转嫁,而整车成本的不断提升,也迫使车企开始寻求成本的进一步向下转嫁。
如图3所示,2021年起至2022年3月30日,新能源汽车上游关键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从5万元/吨左右一路飙升至50万元 /吨左右,整体上涨幅度超过850%;而同期,镍的涨幅也接近100%。 碳酸锂等关键原材料的快速上涨为正极、电池、整车等全产业链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