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普涨”,荣威让消费者不用当“等等党”
“价格调整”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各大车企在公告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原本以为随着油价跑步进入9元时代,新能源汽车似乎迎来又一轮利好,但如今此未消彼也“涨”,一波“对冲”让刚将目光转移到新能源汽车上的部分消费者又陷入了持币观望状态。“普涨”引起行业内外广泛热议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企业每一步的市场预判和销售决策。
在这股争先恐后的“涨价潮”中,不同的车企采取了截然不同的举措,折射出差异化的战略考量和思维模式,其中坚持“一个月不涨价”的荣威,就得到了网友的“良心”评价。此举既有效缓解了消费者对此的焦虑情绪,也给广大新能源汽车潜在用户一个积极的信号:别再当“等等党”,最好的购车时机就是这个月。
新能源汽车涨在情理之中,但涨法不同
新能源汽车补贴明确退坡,锂、镍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动力电池迎来多轮调价潮,多方面因素给车企的生产制造端带来压力,最终传递到消费者购买环节,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购车成本的不断上升。
碳酸锂价格走势图(数据截止3月24日)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3月有逾20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涨幅最高超过3万元,涉及车型近40款。仅3月15日至3月20日不到一周的时间之内,就有9家新能源车企发布了涨价公告,有个别外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一个月内连续进行多轮调价,单车型价格增长高达3万元,令人感叹:“2月对它爱答不理,3月就让人高攀不起”。涨价本身或许无可厚非,但具体涨幅千差万别、生效时限也有快有慢,让消费者难以捉摸。